武汉专家着手培育抗高温藤本类植物有望解决人行天桥等夏日高温地段绿化问题
中国园林网4月19日消息:武汉的绿化应该分为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植物。昨日,武汉植物园专家张守君就武汉绿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透露,目前该院正在培育抗高温藤本类植物,有望解决人行天桥等夏日高温地段的绿化难题。
张守君介绍,武汉的绿化树种有樟树、法桐、广玉兰等,部分是引进的,当地也有乡土树种,野生的也有,以樟科为主。绿化应该多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对当地气候有适应性,在管理上很容易,成本相对要低。
夏日过天桥有望不再被“烤”
由于武汉特殊的气候条件,夏天的时候,炎热的天气让很多树木的长势很难看。通过张守君的了解,武汉有这样几种情况:炎炎夏日,武汉街头的气温非常高,比如在人行天桥上,让人难以忍受,绿化这种地方需要“不一般”的植物,主要是藤本类,这种植物起码在温度40摄氏度以上都可以存活。现在针对炎热天气所开发的植物很少,现在还处于一个研究阶段。
在长江沿岸和一些湖泊沿岸,可以种植耐水湿的植物,在这种地方绿化很有前途,每当江湖岸边水位下降的时候,进入眼中的都是沙子,这些地方广泛种植植物,可以起到固堤的作用。
小区要多用草花、盆景
昨日,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分会常务理事陈玮认为,街道绿化和小区绿化应该有不同侧重。
“街道绿化要选择代表性树种,要经久耐用。”武汉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姜正旺强调,“引进树种一定要进行试验。”
武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量种植法国梧桐,一到夏天,树上飘下黄色的绒,粘在皮肤上过敏,进入喉咙、鼻腔易患咽炎、鼻炎。所以武汉市近年来开始用樟树、开花的红叶李、黄杨取代法桐。
对于小区绿化,专家一致建议,“小区里面就不太适用树木,会让人压抑。要多用草花、盆景。”姜正旺说,像盆景比较好移动,每个季节可以做些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