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建成亚洲最大“种子银行” 将于8月竣工,计划15年内收集保存1.9万种植物的种质资源 据新华社电为保护濒危植物物种而设立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将于8月竣工,计划15年内收集保存1.9万种植物的种质资源,建成亚洲最大的“种子银行”。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在此间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介绍,该所于2004年开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要收集国内濒危的、特有的、有重要科研和经济价值的植物种子。建成后将包括种子库、DNA库、植物离体种质库等。
李德铢说,“种子银行”第一步计划收集西南地区60%的物种,特别是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第二步计划收集保存喜马拉雅山、东南亚地区的物种。争取五年内收集4000种种子,15年内收集1.9万种植物种子。
据介绍,世界上70%的植物种子可以通过常规方法保存,即在零下2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15%的环境中保存种子,多年后种子仍能发芽。
据悉,中国目前约有3.1万种植物物种,其中15%-20%的植物濒危。李德铢表示,当务之急是唤起公众对植物的保护意识。由于收集种子的任务量艰巨,李德铢希望有志愿者加入。
挖掘植物背后的东西,人们才能亲近它
“中国这么大,只定一种国花国树难以统一。”昆明植物园园长孙卫邦说,而市树市花是一座城市的外部形象。
云南以山茶花为代表,在大理家家都喜欢种山茶花,孙卫邦到过一位老板的家中,在他豪宅的后院专门花了几百万种了云南山茶,有的一株价格在10万–20万,他把贵重的山茶花还用铁链拴在地上。老板会把山茶作为家中文化的一种骄傲,正是这些植物让他家里的品位也增加不少。
山茶花代表着美好、吉祥的含义,正如梅花生长在冬天,有着坚强、勇敢的意思,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象征,武汉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姜正旺认同孙卫邦的观点。
在古代的诗词中,有专门描述植物的诗句“梅花香自苦寒来”。台湾植物学教授还专门编写《中国文学的植物》,他们认为:“植物不仅仅展示美,人们更要挖掘在它背后的东西,才能亲近它。”
一些外国专家听说中国每个城市评选出各自的特色植物,他们觉得很惊奇,荷兰的一位专家还想把这种方式带回国予以借鉴。
专家提醒 减少环境侵害 植物才有栖息地 昨日,来自美国的植物学家德纳·里·加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国家都要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找到平衡点,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侵害,植物才能找到栖息之地。
“在中国许多城市,例如武汉,正在经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不可避免地要破坏一些草地、植被,这个阶段倡导环境保护尤其重要,因为环境资源一旦被破坏,要想恢复就非常困难。”
谈到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加文教授表示,国家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美国因为经济比较发达,就会有可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到环保上来,也有能力开展更广阔的环保的宣传。武汉可以多参加一些友好城市的交流活动,从发达国家城市吸取成熟经验。
“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环保,居民的观念很重要。”加文说,在美国,有许多有关“环保”“绿色”的社会团体,也有成熟的法律制约破坏环境的行为。“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自发地监督政府环保工作,环保任务才能较好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