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武汉林业集团不断拉长产业链条 打造“花卉工厂”
市场动态

武汉林业集团不断拉长产业链条 打造“花卉工厂”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日期: 2010/7/27 9:50:20
7月13日,夜幕伴随丝丝细雨悄然降临。武汉林业集团武湖花卉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对入夜的花卉进行降温。在这里,每排花卉前面都吊挂着“健康卡”,用来浇灌花卉的水都经过专业设备严格过滤,“湿度70%、温度23℃”———室内温湿度更是被准确调控。

(二)

“除了在产业上有所突破外,武汉林业集团核心法宝在首席技术负责人制。”张春海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武汉林业集团拥有国家级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并成立了独立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推行首席技术负责人制度。

走进武汉林业集团武湖花卉基地,就好像走进现代化的“花卉工厂”:10万平方米温室大棚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8℃至25℃,大小不同规格的花盆横成排、纵成列,在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的管理下,“按计划生长”。

1999年,武汉花卉开发中心第一次在武汉地区成功实现了彩色马蹄莲、驱蚊草等转基因试管苗大田生产,并很快将其推向市场。

“那时候,这些花卉价格都非常贵,人们只能欣赏却无力消费。”武湖花卉基地工程师黄昌松告诉记者,武汉气候条件不适合鲜花育种、栽培,所有的花苗必须引进,储藏、运输成本相对高昂,因此卖价也偏贵。

为此,武汉花卉开发中心的专家们开始驯化外地花卉品种。2000年,中心引进了蝴蝶兰品种,着手改良。

“整整一个生长季,我们的技术人员几乎没有离开过温室,有时甚至连吃饭睡觉时间都要在温室里观察记录。”张春海介绍。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新的蝴蝶兰开始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并且迅速占领了武汉市场。当年,蝴蝶兰销售价格从120元/支降为80元/支,随后更是逐年下降,直到现在的30元/支,市民踊跃购买。

技术上的创新和改革为武汉林业集团提高了核心竞争力,更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除蝴蝶兰外,武汉花卉开发中心还拥有蒲包花、红掌、凤梨等多个高档盆花品种的自主知识产权。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的科技研发水平,武汉林业集团正在着手新建2000平方米的组培研发中心,进行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脱毒复壮应用,花卉、观赏植物遗传改良应用,新品种开发及成熟花卉、彩叶植物工厂化育苗等研究。

“这样不仅能够缓解目前优质花卉种苗短缺的现状,还可向华中地区其他花卉苗木企业供应,真正实现花卉苗木的‘本土化’。”张春海表示,同时,武汉林业集团还与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单位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形成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产学研共享平台。

推荐阅读:

《泸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正式编制完成

兰州:林权交接断档 “渴”死安宁200亩林木

四川现“怪竹” 全身呈鱼鳞状 不长高不枯死(图)

锦州:专项检查电力设施保护 修剪2000余棵超高树木

编辑:于会莲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