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8日消息:近日,丹江口市丹赵路茅腊坪村王家庄和净乐湖边的水域上有些“异样”,一张张墨绿色的、形如竹排的“浮岛”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了新农村里的一道水上景观。
记者从丹江口市农业资源区划办了解到,这些“浮岛”由一株株植物浮床组成,是该市首次采用人工生物浮岛技术净化农村塘堰水体水质的试点项目,计划在丹赵路建设1000平方米生物浮岛。该项目获得了省级预算内补助,同时启动该项目的还有洪湖、远安、潜江等5个县市。
据丹江口市农业资源区划办主任汪光军介绍,这种技术就是在水面上搭建种植浮床,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减少富营养水体中的氮磷钾及有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利用生物浮岛技术种植的蔬菜,不需要喷洒农药,其质量远高于绿色蔬菜标准。
目前,茅腊坪村的生物浮岛以空心菜和美人蕉为主,面积达5亩。其中,美人蕉的栽培重在增加水面的观赏效应。栽培中使用的竹排和苗木均由区划办免费向农户提供。以竹叶菜为例,每平方米的生产成本为35元,年可产竹叶菜30至60公斤,年产值在36至72元。此外,每平方米生物浮岛可净化118立方米的水,可以创造70元的环境效益。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片表面种有植物的竹排有序地排列在水面上,每个竹排上都均匀分布着拳头大小的洞眼,每个洞眼中都立着一棵植物。
目前,这种生物浮岛还只是在丹江口市的少数几个塘堰中进行试验,等到技术成熟后,将在丹江口库区乡镇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