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8日消息:南山村位于大冶南部,东接阳新,西抵咸宁,境内石头多、耕地少、水源缺,加上农田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差,群众生活艰难,被列入省级重点贫困村。如今,昔日“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油盐、养牛为种田”的劳作方式在山区已一去不复返,南山的村民‘一户一园’,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几年前南山群众为了生存,靠上山砍柴,下地种红薯过日子。”村党支部书记饶慧开深有感受地向记者介绍说,“现在各显其能,因地制宜,‘一户一园’,收入明显增长。”
海拔600米的南山村下面冯自然组,气温要比平地低3℃至6℃,每年6至8月,沿海地区不能种植的常规蔬菜,在这里正适合种植。该组群众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条件,通过市农业局牵线搭桥,引进了国外的高科技“密本南瓜”栽培技术,采取“一户一园”的模式进行栽培。去年,村民冯帮秀家种了2亩地的密本南瓜,卖了4000多元。如今,密本南瓜已经在南山“扎根”,栽培面积扩大到100多亩,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00多元。
南山村下面宕自然组,有一个被村民称之为“短平快”的致富特色产业——桂花。40多户村民人人养桂花,家家有基地。84岁的老人胡会先也栽培了近10亩约1000多棵桂花树苗。在苗圃园里,老人家一边给桂花树苗施肥,一边介绍:“桂花树苗不好栽培,一要连片,二要科技。我活到80多岁,还是现在从城市来的年轻人学到了真正的技巧。别小看我现在这些桂花苗圃,值钱啦!低于20万元我都不会卖。”
饶慧开说,近些年来,在市委新农办的帮扶下,南山群众先后纷纷建起核桃、枣子、梨子、桃李等名优品种果园。中饶自然组的饶慧龙、下饶自然组的饶从安等数十家农户分别拥有了少则十几亩、多到几十亩的果园,他们每年都可净赚2万余元。”
南山村共有1万亩山地,其中有6000亩非林业用地可作为天然牧场。上饶组的饶惠同、坳山组的陈昌礼各占“山头”,当上了羊倌,发了“羊财”。谈到养羊的经验,胡家宕自然组的养羊大户胡映云说:“山区农民发展养羊,一是投资相对少,由于主要靠放养,所以节省了大量饲料,养殖成本低;二是发展快,一只母羊一年可产两次羔;三是风险小,羊免疫力强。”现在,全村年饲养羊达500余只,年出栏300只。
红色旅游也带动了南山的经济。南山村利用区位优势,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目前已形成集生产、生态、生活为一体的、以农家乐为主导的观光休闲农业。红军饭馆的杨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公交车通到了村头,城里人可以带着孩子到农家摘瓜采菜,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增长他们的知识。”据悉,去年该饭馆接待旅客4000多人次,盈利10多万元。
(来源: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