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青寄到报社的关于驱蚊树的照片资料。
中国园林网6月11日消息:武汉植物园专家提醒政府决策前要试验
汉口小南湖蚊蝇成灾,周边2000户居民夜不能寐(晨报5月16日报道)。一华侨教授看到报道后,力荐武汉市引进“南非兰花树”,既可美化城市,又能驱走蚊蝇。
该华侨叫黄长青,昨日,他写的建议信到达晨报。黄在信中称,他定居在南非共和国的比勒陀利亚市。1968年前,该市环境恶劣,到处是臭水湖,“蚊蝇成群”,居民家家户户安装双层纱门,夜夜点蚊香,“个个苦不堪言”。
从上世纪70年代起,该市政府拨款清除臭水沟,并栽种名为“南非兰花树”的驱蚊树10多万株。该树散发的香气最终让蚊蝇绝迹,现在的比市,再也无人安装纱窗纱门了。
黄说,他是广东人,北大毕业,在南非生活了20多年,曾在该国一所大学任教授。他这次回国探亲,于5月中旬到武汉游玩时,看到了晨报有关小南湖蚊蝇成灾的报道,非常震惊:“真想不到武汉市中心还有这样蚊蝇成灾的地方。”他希望晨报向政府建议:引进南非兰花树,进行“植物驱蚊”。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到现住在深圳的黄长青。黄介绍,南非兰花树是落叶乔木,是科学家用非洲蓝花楹树与其他具有驱灭蚊蝇效果的花木杂交而成。该树可长到18米高,树形优美。其花紫蓝色,与兰花相似,呈唇状,长约5厘米,雌雄同株。该树5月份开花,花期长达半年,观赏价值高。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专家蒋厚泉称,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适宜该树生长。但蒋强调,该树属外来物种,为防止其对我国本地树种造成排斥,能否引进,政府决策前应通过严格试验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