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5日消息:城市的大规模植绿,在无形中竟然造就了一项新兴经济——泥土产业。记者日前从武汉市园林部门获悉,眼下,泥土日益成了一种紧俏宝贵的商品。
据汉阳区琴台绿化公司负责人称,武汉市在建的最大小森林——琴台小森林的建设过程中,其中仅仅用在购买土壤和施肥等方面的资金就有300万元,占总投资额度的1/3。
据介绍,城市绿地建设成功与否,除植物栽植、养护外,关键就在于土壤。而当前,城市植树的土壤多为翻起来的生土,未经耕作不透气肥力不够。加之绿地多建设在一些拆迁或新建路段之上,水泥等建筑垃圾也改变了土壤的酸碱度,不适合植物生长。
随着城市绿化的上档升级,对植物生长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武汉市从近三四年起,几乎每处园林建设,都会大规模换土,而城里已无合适土壤可采,故只能向外地大量购买土壤。目前,全国已形成了专门的种植土市场。
武汉市园林局绿化科经初步统计,称江城去年一年至少购买土壤百万立方米以上,耗资近3000万元,成为园林建设的大笔开销。其中,仅洪山区园林局绿化队去年一年,就在黄陂、东北一带购买了至少两万立方米土壤,耗资5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