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5日消息:“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代词人李之仪,用长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灵秀隽永、玲珑晶莹。江水奔腾流过诸多城市,人流车流往来如织。
“共饮长江水”,表达经济发展所系,人们生命相依。正如武汉处于长江的天元中心位置一样,“长江文明馆”在武汉园博园也处于中心位置。这突显了长江之于武汉、长江之于全国的重要。下面我们一起顺江而下,逛逛几个沿江省市展园。
长江长游——巴山蜀水重庆园
重庆古称“巴”,渝指重庆市的简称。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重庆园地处山地,台阶拾级而上,见一小巧牌坊门,上书“巴渝人家”。它提示了重庆园反映巴渝人的生活。
景石题字的重庆园提示其别称——山城
巴渝人家牌坊门
重庆园的主角是山、水、居民生活。山是峻峭硬朗的,水是清澈柔美的,生活的宁静安逸的。水在园中,层叠而下,状如梯田。上层的花叶芦苇、再力花、水生美人蕉等挺水植净化了水体,下层的水体异常干净,如山泉一样甘甜清冽。
状如梯田的中心水面
清末名臣张之洞曾这样吟咏重庆:“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山既是城,城既是山。重庆市区在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嘉陵江和长江流经的河谷、台地、丘陵地带。城市依山而建,道路高低不平,建筑错落有致,因此叫别称山城。山城的建筑自有其特点,木作较多,适应地形,也很能搞震。由木举架支撑的粉墙黛瓦,也有吊脚楼的形式,异于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