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武汉:运用17项新技术 南四环线工程不伤水体
市场动态

武汉:运用17项新技术 南四环线工程不伤水体

来源: 楚天金报 作者:黄鹏程 邓华国 黄晓辉 日期: 2016/6/1 9:16:17
近12000吨钢管柱和工字钢等在湖中搭设了长达1.8公里的钢栈桥施工便道,待工程完工后可以从湖中拔出,避免传统填土方式对水质的污染……

中国园林网6月1日消息:6月份全国安全生产月到来之际,武汉南四环线工程昨日吸引全国近500名建设者前来观摩。施工方介绍,南四环线汤逊湖段横穿整个汤逊湖区,为避免对水质的侵害,将生态影响降到最低,施工中运用了17项绿色新技术。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汤逊湖中有一排排钢管柱(如图)。中建三局武汉南四环线二标段项目常务副经理陈兵介绍,近12000吨钢管柱和工字钢等在湖中搭设了长达1.8公里的钢栈桥施工便道,待工程完工后可以从湖中拔出,避免传统填土方式对水质的污染。为避免桩基施工中泥浆对水质的污染,设置了深扎湖底的钢护筒,将钢护筒用穿浆管相互连通,避免泥浆入湖。

在整洁、平静的混凝土搅拌站,记者全然看不到传统搅拌站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场景。据介绍,搅拌站率先应用了混凝土绿色生产集成技术,花2000万元建设了全封闭式原料仓库和搅拌设备,内部设置隔音墙板。搅拌站粉尘处理采取全封闭式厂房,内置自动喷淋降尘系统,确保带有粉尘的气体不直接排入大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采用三级沉淀,循环利用,做到零排放,零污染、零外运。引进了全自动编程控制砂石分离设备,对废料浆进行清洗、分离、再利用,实现废渣的零排放。

利用生产过程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全年生产预拌混凝土5万立方米计算,可回收砂石资源5000吨,水泥、粉煤灰等1900吨,减少建筑垃圾7600吨。

项目部还建立了水回收系统,将养护流失的水经过沉淀处理,集中存放,用于现场降尘、绿化、洗车。陈兵介绍,养护一片箱梁以前需100吨水,通过循环利用,至少节省了90%的水。

推荐阅读:

世博园上演绿色技术秀 建筑“能呼吸”“会喝水”

新技术新模式 指明长江湿地保护新方向

天津:新技术改良土壤绿化城市 盐碱滩上拓建“花园城”

白蚁探测新技术问世 古建筑实现无损伤监测预防

 (来源:楚天金报)

编辑:橡皮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