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23日消息:蔡甸区嵩阳山上近万棵松树被一群外地人剥皮采松脂数月,村民原以为松树的“伤口”会愈合,但采脂人去年9月就走了,现在松树的伤口依然如新。村民们慌了,很担心松树会死亡。
松树剥皮刀口很深
前日,路过蔡甸的周先生致电晨报,称该区索河镇和平村嵩阳山上不少松树被剥皮,令人痛心。
记者赶赴现场看到,山脚下稍微粗一点的松树几乎都被剥了皮,伤口呈“Y”字形,上面两道斜刀口较粗(最粗的刀口宽约20厘米),下面一道竖刀口呈细长形,树脂流淌并在此集中,刀口普遍长约40厘米、宽约10厘米。剥皮处呈淡红色,布满了黄色树脂,流淌的痕迹有如刚剥的一样。
记者沿山坡行走了半小时,发现约有300多棵松树被剥了皮。
被剥皮的松树多达近万棵
随后,记者走访了山脚下的和平村。今年55岁,家住三组22号的卢光胜称,该山面积约1000亩,被剥皮的松树约有近万棵。
他回忆,去年3月,村里来了十多名外地人,住在五组,天天在山里收集松脂,几个月来,树上都挂着接松脂的塑料袋,一直持续到9月份。
因他们有嵩阳林场的手续,并声称如偷松脂要重罚,所以村民都不敢在山上多逗留,怕被怀疑偷松脂。等他们走后,村民才发现几乎漫山遍野的松树都被剥了皮。
三组21号的卢爹爹称,每采出一斤松脂,林场可提6角钱。
不少村民表示,当时大多数村民都反对提取松油,但林场工作人员表示,采脂人都是专业人士,剥皮的松树会长好的。但如今松树的伤口依然如新,不少村民慌了,担心松树会死亡。
该林场相关人士表示,出于合理利用山林资源的愿望,去年该林场与那批采脂的人签订了“松脂采集合同”,并要求对方严格按照采脂技术规程进行操作,采脂方已离开数月。
专家:树木不会死,但会影响生长
蔡甸区林业局李姓负责人称,正确的开采油脂的方法是:切开面积不能超过树周长的二分之一,否则树木容易死亡;采集时应有专人监管采油人的行为,保证每棵树都依规操作。
湖北省林业局余姓专家介绍,松脂是松香的原料,其主产区在广东、广西一带,在本地采集的现象较少。采集树脂对树木成长有一定影响,但只要按规程操作,不会造成树木死亡。一般松树要长到10年以上,树直径要达16厘米,在春夏季合理采脂,树是不会死的,树的伤口当年就能愈合。但嵩阳山上松树的“伤口”半年如新的现状,值得重视,需进一步勘察。
余强调,剥皮割油肯定会影响松树的生长发育,被剥皮的树可能出现营养流失、枯干,遇大风还容易折断,采集油脂方法不当的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