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家园
打造宜居宜业乡村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抓,建设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统揽,坚持广泛动员、讲求实效的原则,推行“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扶持、市场运作、以奖代补”机制,因地制宜实施民居建设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生态产业工程、乡村绿化工程。充分借鉴辖区金钱沟、文笔峰等4个移民内安点,关门山生态家园示范村、清凉寺回族村特色村寨等中心村庄,刘湾村51户避险搬迁安置点等工程的成功经验,争取5年内把全镇15个村全部建设成为“一片村庄改造、一个生态产业”等“十个一”标准的生态家园,实现美化、绿化、亮化和净化目标。
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深入开展“清水行动”,加快推进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逐步实施村污水处理项目,全面完成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
不断巩固发展以杨溪铺、伏山、刘湾等村为主的2万多亩木瓜、核桃、柑橘、板栗等林特产业,力促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积极建设园林型机关、园林型单位、园林型企业,确保绝大多数建筑和基础设施达到生态景观化目标。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极力争取“十三五”规划确立和实施杨溪生态科技产业园、杨溪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杨溪滨水休闲旅游度假区、秦巴扶贫生态产业示范区、杨溪商贸物流产业园五大项目,把境内10多公里的郧阳湖岸和郧府大道沿线打造成生态核心、景观核心、产业与城镇发展核心。目前,鲍沟村生态家园建设、清凉寺回族村特色村寨、全区12个生态家园示范村之一的关门山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郧府大道杨溪铺村拆迁安置小区建设等工程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添彩“绿满十堰”,杨溪铺镇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与“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有机结合,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具体化、项目化、指标化、制度化、责任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确保实现生态优化的常态化、长效化目标。
推荐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