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湖北:依托园博会 武汉拟建成220公里绿道
市场动态

湖北:依托园博会 武汉拟建成220公里绿道

来源: 长江日报 作者: 日期: 2014/9/10 10:11:28
绿道建设是集民生、环境、生态、经济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武汉2011年开始将绿道工程提上日程,让市民享受步行、骑单车“慢行”中的乐趣,这种慢行交通系统也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指标之一……

一期墨水湖段的绿道,毗邻居民小区,充满都市活力。绿道掩映在水边森林中,骑行时,你可以享受林下观湖、垂钓,或进行湖边运动。二期环上下金湖、银湖绿道,风格又不一样。比如下银湖四周是原生态的湖光山色的湿地。如何让人亲近湖泊的同时,又不损伤湖岸生态?设计师姚婧给出了两全其美的答案:保护性开放。放弃大型机械设备,在湖泊的保护圈内采用纯人工做绿道,减少作业面。

据悉,环金银湖绿道功能就是为居民提供休憩地,形成贯穿湖区美景的慢行系统,最重要的是保护环湖栖息地的生态效益。在方便市民亲水、畅游环湖美景的同时,也增强了市民保护湖泊的意识。

一条绿道串起16个湖泊景观

据东西湖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绿道依托湿地资源,串联起金银湖原生态的湖泊景观,春夏秋冬,骑行其间,可以欣赏落樱少泽、荷塘月色、梦泽飞鹭、清风竹影等16处不一样的景观。在景观开阔地带,设有亲水木栈道,给游人提供体验生态、欣赏大自然的乐趣。

“我认为好的绿道会引导人不由自主地去游览。风光不仅是廊道本身具有的,而且是在行走中形成的。环金银湖绿道贴近湖湾,它具备这一特征。”设计师姚婧说。

骑行者可以停下脚步,到木栈道上一赏湖光山色,如果真的累了,还可以到沿途驿站作休整。两个驿站之间间隔1.5公里左右,骑车不足5分钟行程便可到达,13座大小驿站提供餐饮补给、休憩、停车等便民服务,及垂钓露营烧烤等休憩服务。沿途摆放了环保节能路灯、石材及木板组装而成的休闲长椅,方便游人。

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绿道设计时,注意平衡高标准与生态节约的矛盾。“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处理路线、线型问题,灵活处理用地、绿化、道路方式,遵循节约型、生态型、特色型、实用型绿道建设理念,使更多游人享受运动、观光、休闲的慢生活。”

绿道骑行作为最绿色的休闲运动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各个年龄段的市民热爱。自去年号称武汉最大绿量的金山大道一期绿道建成以来,每到周末都有不少市民来这里休闲游玩,还有些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从武昌骑行过来。

明年环湖、郊野、城市绿道无缝对接

金银湖作为汉口地区面积最大、生态最好的城中湖,拥有1.2万亩水域面积,以绿色生态和自然水系为景观主题,4.2万米的湖岸线上布满垂柳、芦苇、菖蒲等各种植物。环湖建绿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环金银湖绿道连接金桥和银桥之间的湖区,沿金银湖公园湖岸、经金山大道金桥、碧海花园湖岸、万科高尔夫湖岸再到墨水湖湖岸,一期建设绿道长度为20公里,宽2.5米,绿道两侧建设10至20米宽的绿化带。

“这条绿道充分保留了沿湖湿地的原生态,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营造浮游生物、鱼类、鸟类、兽类的栖息繁育空间。穿行其中,一路湖光让人心旷神怡,不时飞起的白鹭、野鸭,凸显原生态野趣。”东西湖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全长约20公里的环湖绿道,衔接了武汉最大绿量的金山大道城市绿道、园博园绿道、张公堤郊野绿道,使绿道有效串联,形成完整、互通的生态网络。

国际自行车赛道串联10处“绿肺”

依托园博会,从金山大道绿道到马城东路绿道,骑至张公堤绿道,全程无缝衔接。

张公堤绿道是主城区“一环两轴五片”绿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道网的衔接环和郊野绿道的起点环,“绿带”中的张公堤绿道宽6米,可供4辆自行车并排骑行,是一条郊野绿道。

张公堤绿道西起汉江绿道,通过慢行天桥跨解放大道至张公堤,沿张公堤、规划新堤、汉北河堤至入江口接滨江风光绿道,全长约30公里,规划面积约为317公顷。

承办顶级国际自行车赛的赛道必须保证25公里6米宽的柏油路,在骑行线路中要包括城镇、乡村、山水和湖泊等不同景观。如此高标准赛事,三年后,在张公堤绿道也可举行。届时可骑自行车从长江一直到汉江。

张公堤绿道将串联沿线舵落口江滩公园、张毕湖公园、竹叶海公园、长丰公园、艺术雕塑公园、极地海洋公园、后湖公园、岱家山文化公园、府河湿地公园、江河文化公园共10个公园绿色长卷。建成后途经黄陂、江岸、江汉、硚口和东西湖五个行政区。

骑行其间,穿过百亩松林、千亩竹海、万株桃林、十里花堤……目不暇接。

金山大道成武汉绿量最大的城市绿道

环金银湖绿道的金银湖湿地公园段,连接着去年建成的金山大道一期绿道,借助公园地理位置,二者无缝对接。

据了解,这条城市绿道位于被誉为“荆楚第一大道”的金山大道上,金山大道全长约13公里,该绿道一期建设起于金山大道五环路,止于金银湖公园,已经建成南、北两侧共10公里的绿道。

金山大道沿路的绿化带中的乔、灌、花、草各种植物达百余种之多,绿化面积约38万平方米。武汉园林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季冬兰参与了该绿道前期的设计。她认为,它的绿量在全市现有的绿道中最大,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绿道。

这条绿道就像—条“翡翠项链”,串连五环大道文化创意景观街、金山游园、慈天节点小游园、二雅路绿化广场、金银湖湿地公园等,形成—幅东西湖微生态图。

环金银湖绿道、张公堤绿道将于明年的园博会同步喜迎八方宾客。“到了明年,骑车去逛园博会,一定十分享受。”光谷车友李先生说。

解析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房子会呼吸

节能超5成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房顶漏雨、窗户漏风、屋子不保温……在东西湖绿色住宅小区没有传统房子存在的这类“通病”。那么,“绿色建筑”到底是什么样?近日,笔者来到最新荣获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沿海赛洛城六期A区,一探究竟。

沿海赛洛城六期A区为绿色生态住宅,整个项目在策划实施阶段就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筑最大限度地让室内的热、气、声、光、水环境达到国家相关宜居标准,建筑及装饰采用可再生材料,使小区生活达到节水、节电、节能的功效。最具亮点的是,小区楼栋室内有充足的采光,冬暖夏凉,无噪音的幽静环境,住区绿地率为44.14%,堪称智能生态小区。

东西湖城乡建设局节能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节水方面,小区将厨卫用水、生活用水、卫生用水和绿化景观用水等分项单独计量。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自建雨水处理站,收集屋面雨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小区景观用水、绿化灌溉和地下车库冲洗。在造价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达到绿色建筑的目标。雨水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约每年节约水费4873—4332元。

目前小区共有1900余户居民住进“绿色建筑”,尝鲜绿色生活。绿色建筑,市民的最直观感受就是采暖费和电费减少了。住户表示:“要增加房子的性能品质,延长使用寿命,需增加房子初期建造费用约7%左右,但以节省能源50%-60%的标准计算,7-8年就可以通过节省的采暖、降温费用赚回来。”

比如:夏季开空调的时间减少80%,用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烧水,用燃气的时间较少。住户说:“不用开窗换气,建筑本身具有自动换气换风的功能。具有隔热保温、隔音的功能,家有老小,不用担心他们着凉或闷热,没有噪音污染。住进节能型的房子,不仅仅给我们节约了一大笔水电费,还能让家人感觉到温馨舒适。”

节能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建设的发展高峰期,据建设部资料统计,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开展节能建筑和墙材改革,也成为了东西湖打造生态宜居城区主攻的方向。

2006年,东西湖泰跃金河一期建设时采用30多项世界领先的生态环保措施,使节能效果高达65%以上,被建筑部批准为国家十大节能住宅示范项目。国家给予了720万元资金补助。

如今,东西湖区推进节能建筑和墙材改革,每年可节约土地237亩,节约标准煤14.5万吨。“十一五”期间,东西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累计建成节能建筑170余万平方米,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作为“亮点”工程,全区相继新建14个建筑节能试点示范项目,建筑面积共计130万平方米,实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撰文:杨升 丰汨 胡璟 尹锦程 周迪 李圆)

推荐阅读:

《北京绿道体系交通衔接系统规划建设要求》专家审查会

福建:10月底将出台绿道标准 慢行系统分三类

重庆:规划大型郊野公园 绿道概念首亮相

广东:虎英公园绿道徒步比赛即将举办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珊瑚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