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孝河旁的城市绿道成市民健身好去处
中国园林网5月9日消息: 总投资2800万元的中心城区首条绿道,让黄孝河掩映在绿树鲜花之中;而河道两侧一东一西的塔子湖公园、后湖公园以及正在建设的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则为黄孝河提供了三大绿色屏障。
后湖是江城绿道建设的最大受益区域。沿金桥大道两旁的后湖绿道,占地3.2万平方米,这些绿地都是城中村拆迁而来。“目前片区绿地率达3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1平方米。”江岸区园林局负责人介绍。
到2020年,黄孝河两岸将一派绿意:后湖三环线、京广铁路线2个绿色长廊,后湖公园、塔子湖公园2座公园,百步亭游园、后湖中心广场和竹叶山商贸城游园3座社区游园,区绿地率将达到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
塔子湖:昔日渔场将成水上公园
占地447亩的塔子湖,是汉口最大的城中湖。作为后湖仅存的湖泊,塔子湖成为新城最响亮的生态特征,当地众多建筑都以“塔子湖”冠名,如塔子湖体育中心、塔子湖西路。
暮春时期,湖面微波荡漾,湖边小荷已露尖尖角,芦苇丛中鱼儿不时跃起,野鸭在湖中荡出一个个水圈。昨日,记者踏访,同行同事感叹,想不到汉口三环线内,还有此一别有洞天之所在。
“塔子湖过去是我们养鱼的湖泊,现在产权也归渔场。”从塔子湖西边栈道上岸,步行出梦香公园,右侧的“国营汉口渔场”的招牌,赫然入目,渔场办公室主任王女士,简要地向记者解释了塔子湖和渔场的关系。
国营汉口渔场,成立于1951年。渔场党委书记雷耀洁说,汉口渔场过去因为单产最高,所产鲜鱼被指定为输入香港产品,“从江岸火车站出发,每天一车皮”。
1971年,塔子湖围湖造田,湖面水域开始缩小;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塔子湖水质开始恶化,湖面飘散出怪味。雷耀洁说,塔子湖周围城中村的生活和工业废水,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雷耀洁是1975年从部队转业来到汉口渔场的。塔子湖的生态变迁,他是权威的目击者。
湖水恶化,养鱼难以为继,汉口最后的渔场无鱼可养。此时,渔场与香港新世界集团的合作开发,为塔子湖的命运带来了转机。
“要开发先治污,这样才能提升地段价值。”雷耀洁说,合资公司兴汉公司接手后,开始投入巨资,对塔子湖进行疗伤治污。
“政府监管、企业投资、群众受益”的塔子湖治理模式,成效明显。江岸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塔子湖的水质已经从过去的劣五类,上升到接近四类水,湖水臭味基本消除,水质稳定。
湖泊经过“治疗”,成为高档楼盘所在地。这让国营汉口渔场,看到了养护生态带来的巨大“养生”价值。雷耀洁说,渔场已经向市农业局等部门提出报告,准备围绕塔子湖形成的良好生态,将其打造为与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相匹配的水上公园。
推荐阅读:
(来源: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