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国家森林城市”的概念是什么?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标准,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它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具权威性、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包括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森林建设三项内容。其中,森林建设对综合性指标、覆盖率、森林生态网络、森林健康、公共休闲、生态文化、乡村绿化等方面都有具体的指标要求。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林村相依、林田相依;具有浓郁鲜明的城市地方特色;具备开放互动的管理模式;节水、节力、节财。这是森林城市的建设理念。
想象一下吧,森林城市可以给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储量;可以改善整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减弱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对水的净化作用;还可以减少光污染,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质量。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令人神往?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树丛表示,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打造绿色低碳城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居民福祉、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就是国家森林城市。
使命:着力构筑国家生态屏障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地位之突出赋予了十堰宏伟的生态使命。
同时,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坝区库首所在地,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承载地,肩负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
正是因为如此,相比其它任何一个城市,十堰的生态建设显得尤为特殊和重要。
为了解决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既确保一泓清水入库又实现科学发展,市委、市政府相继确立了“生态立市”、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力争到2020年将十堰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毋庸置疑的是,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契合十堰特殊的生态地位、环境基础和资源优势。
这一战略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以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治理修复生态脆弱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挖掘生态潜力,提升生态质量,打造生态屏障,构建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维护国土安全的生态屏障。
站在历史、现实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人、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来发展生态经济,这既是十堰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也是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因此,保护一库清水,推进生态立市,叫响“森林城市”品牌是势所必然。
近年来,十堰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着力实施综合治理,巩固强化生态优势。
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面前,在高歌猛进的工业布局背景下,森林城市无疑是一枚打造优美良好生态环境的金钥匙。
需要看到的是,十堰不仅具有创建森林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良好基础,亦有继续提高现代化生态城市文化艺术水平的客观要求和物质基础,可以不断推动城市建设的生态发展需求。
十堰市林业资源丰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就是要进一步总结林业富民的经验,持续探索绿山富民的路径,构建完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事实证明,林业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改善十堰生态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归根结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重要任务的大背景下,森林可以说是生态文明最根本和最核心的基础和保障。
十堰,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森林城市,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推荐阅读:
(来源:十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