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建设“美丽宜昌”,我市将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市人大代表王怀炳认为,建设“美丽宜昌”在对整个宜昌新一轮开发建设中要有美好构思,有优美规划。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态,减少化工产业份额。
市环保局局长刘彦才说,环保部门继续严格环境准入,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严控不符合产业政策、“两高一资”产业,大力支持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建设美丽宜昌,我市正抓紧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积极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生态区域保护等专题研究,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发展 共同打造“美丽宜昌”
建设“美丽宜昌”,城乡要统筹建设发展,市人大代表董广平认为。今年,我市将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改造力度,抓紧编制并严格执行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农贸市场、停车场等专项规划。实施“清洁乡村”工程,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农村环境净化、道路硬化、房屋美化、路街亮化、村庄绿化和文化体育设施配套。
今年,全市新建集中连片千亩造林基地10个,完成植树造林20万亩,森林抚育100万亩,低产林改造15万亩。继续深入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高效经济林建设工程。统筹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努力提高森林质量,为建设“美丽宜昌”作出新贡献,市林业局局长陈宏彦说。
建设“美丽宜昌”,更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人是建设‘美丽宜昌’的主体,人本身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美丽宜昌”建设应该深入人心,动员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共同塑造“洁、绿、亮、美、静、畅”的城市环境。
民盟宜昌市委员会建议——打造十里滨江画廊
“十里滨江”是宜昌市最重要的城市景观带,是沿江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民盟宜昌市委员会建议整体规划20公里滨江,打造十里滨江画廊。
“整体规划沿江大道延伸段的20公里滨江,在重要的城市节点建设主体文化公园。”民盟宜昌市委员会建议创建峡江文化主体公园、民俗主体文化公署、名人文化主体公园、水电文化主体公园、诗画宜昌主体公园等。由市政府组织对长江北岸的沿线建筑统一进行夜间景观设计;加大对沿江绿化带的投入,打造人在画中、画在水中的身心愉悦效果。
市政协委员秦兴友建议——复建“宜昌古城一条街”
宜昌有两千余年历史,但保存下来的历史遗迹却很少,屈指可数的有位于南津关的古军垒、三游洞、天然塔、镇江王阁。市政协委员秦兴友建议充分利用宜昌历史文化资源,复建宜昌古城部分街道民居,复建“宜昌古城一条街”。
秦兴友说,老城的保护迫在眉睫,再不重视,宜昌古城的文脉将荡然无存。他建议在明清古城的旧址范围内,尚未开发的地段复建部分宜昌古城的街道和相关建筑物。在环城东路以西、献福路以南,沿江大道西陵一路至云集路以东,环城南路以北,尚未改造的大约1平方公里的旧城范围内,抢救性地复建“宜昌古城一条街”,可按历史顺序,依次建设秦汉风格一条街,唐宋风格一条街,重点复建明清风格一条街,民国风格一条街。
市政协委员曹文金建议——兴建胭脂坝湿地公园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市政协委员曹文金建议兴建胭脂坝湿地公园,打好长江三峡旅游牌。
曹文金说,胭脂坝湿地特征明显,地域空间较好,地理位置特殊,生态保持良好,具备建设湿地公园的基本条件。他建议禁止一切开发和人为改造活动。全面细致做好胭脂坝地质、植被、生物、环境等生态信息的勘测和收集,深入挖掘胭脂坝的文化底蕴。正确处理湿地公园建设与长江通航、城市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的关系,准确定位。成立相关机构,尽快启动工作。
推荐阅读:
(来源:三峡宜昌网)